首页 基金 > 正文

世界热议: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

引导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不仅能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更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在全国范围内认定200个左右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省级集群。这不仅能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更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


【资料图】

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对各类企业,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带来直接冲击和影响。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多措并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发挥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12月,国家10多个部门曾联合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化、专业化发展,同时支持各地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围绕产业链培育一批产业定位聚焦、配套设施齐全、运营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而从中小企业集聚现状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较好条件。各地培育认定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示范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小镇等超过600个,在提高专业化分工、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强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均发挥了明显作用。

不过,现有的中小企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不少中小企业集群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品牌意识,大量产品在中低端市场开展同质化竞争,虽然有一定规模但利润微薄,亟需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二是产业协作能力不高。中小企业生产能力有限,在市场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大单吃不下、小单不够吃”的情况,亟需建立健全集群内的产能协调机制和供需对接机制,形成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合作模式。三是发展环境有待完善。中小企业的先天条件与信用问题导致融资成本高、人员流动大,加上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一旦市场出现变化往往最先受到波及,亟需发挥集群“抱团取暖”的作用,系统性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办法》提出将着力提升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优势、激发集群创新活力、推进集群数字化升级、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深化集群开放合作、提升集群治理和服务能力等。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加快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集群治理机制,把过去分散的中小企业聚成团、凝成结。

通过共商,达成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共识——转变过去依靠大量投入生产要素来实现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通过整合有限资源、储备创新力量、采取集体行动,推动集群主导产业走向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通过共建,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优势,提高集群配套水平和能力——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建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提高中小企业的环境适配性和市场灵活性,营造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集群生态环境。

通过共享,形成上下游合作、产学研衔接更紧密的集群协作网络体系——深化人才、技术、资本、资源等合作,降低集群内中小企业信息搜集、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成本开支,提高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让更多中小企业分享集群发展带来的收益。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要让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茁壮成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为国家富强夯实基础;让中小企业兴旺发达,释放更多创新活力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标签: 中小企业 特色产业集群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