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世界热点评!“二师兄”带着CPI上涨2.7%,但经济最大风险仍是通货紧缩

今日(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数据。7月CPI同比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3%,非食品价格上涨1.9%。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


(相关资料图)

猪价上行、CPI同比涨幅略有扩大(6月为2.5%),中国是否到了通胀全面升温的时候?

7月CPI同比上涨2.7% 国家统计局数据

10日上午,知名经济学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在采访中对观察者网表示,目前来看,中国整体的通胀是温和的。现在我们的主要矛盾是经济下行,还有剔除猪肉等食品价格之外的、结构性的通货紧缩。

滕泰表示,整体而言,食品在中国CPI的占比接近30%,而美国在10%左右的水平。中国CPI上升受食品的扰动比较大,而在食品中猪肉价格的影响又比较明显。因此,食品价格更多反映的是食品供给的变化,而不是反映整个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变化。

从核心CPI来看,中国整体而言依然是总需求不足、总供给过剩。今年7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如果从此出发来选择货币政策的话,我们应该降息,通过量化宽松来刺激经济。在未来的货币政策中,核心CPI是更值得参考的数据。

滕泰指出,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猪的供给周期决定的。面对猪价推高的通胀水平,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放出储备猪肉、发放消费补贴,提振消费者的购买力,而不是紧缩货币。我们不能忽视除了猪肉以外,大部分领域都是通货紧缩的现实。

猪肉涨价≠通胀全面升温,但依然需要我们重视

7月CPI上涨,和猪肉等食品价格的变动有着明显的关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同比看,7月CPI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2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6.0%转为上涨20.2%。

从环比看,7月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6%转为上涨3.0%,影响CPI上涨约0.53个百分点。食品中,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上涨25.6%。

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5.6%,同比上涨20.2% 图源国家统计局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指出,食品价格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老百姓(603883)的日常生活。但食品的价格变动,往往是因为供给波动,而不是总需求的变化——人们的需求是刚性的。不论是粮食、蔬菜还是猪肉,价格涨了,人们不可能少吃;价格跌了,人们也不可能多吃。食品价格,其实并不反映整个经济本身的总需求过热,或者总供给不足。

这也就是说,猪价上涨并不是全国所有产品的总需求旺盛造成的,而是猪的生产和供给周期造成的。猪周期抬头会给人一种“通胀全面上升、需要紧缩货币”的错觉,但其实两者是不相关的。但是需要注意,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仍然是一种真实的通胀,它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非常值得我们的重视。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关注核心CPI。

为什么我们更应该关注核心CPI?

滕泰指出,非核心CPI包括了能源和食品等因素在内,它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们必须重视。但不论是对于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而言,核心CPI都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参考指标。如果核心CPI上涨到2%、3%,那就说明需求过剩了,应该紧缩货币政策,给过热的经济“降温”。

反过来,如果核心CPI在1%以下,那么它体现的主要问题还是总的需求不足,以及供给相对过剩。现在来看,中国核心CPI不但没有往上走,7月份环比还在下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滕泰表示,这反映现在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造成的经济下行。如果从核心CPI出发来决定我们的货币政策,那么现在就应该降息,应该量化宽松来稳增长、刺激经济。猪价上涨,我们想要平抑猪肉价格,就可以考虑放出储备猪肉。

2000年至今,中国CPI(蓝线)和核心CPI(黄线)走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滕泰指出,其实自2013年2月以来,中国正面临低通胀,或者说温和通胀的十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当CPI从6月份的2.5%开始往上走的时候,大家就会关注物价问题,这也会对中国经济决策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我们的宏观政策不能跟着CPI走,要跟着核心CPI走。”滕泰认为,因为核心CPI扣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反映的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问题。核心CPI高涨了,那才是总需求过剩。如今欧美通胀高企,他们选择加息控制通胀;但中国现在的主要矛盾是经济下行,恰恰应该选择降息来稳增长。

滕泰表示,中国一直把保障民生、稳定物价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具体决策的科学性上、在一些深层次逻辑等方面,我们其实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比如CPI数据,它密切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但是相比于核心CPI,它不反映总的供需关系情况,所以就不能单独参考它来做很多政策决策。

下半年,我们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下半年仍要重视消费,应对“猪通胀”可以发放消费补贴

同期公布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国际国内等多因素影响,工业品价格整体下行,全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由平转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7月份PPI同比上涨4.2%,环比下降1.3%。

这又传递了什么信号?

7月PPI环比由平转降,同比涨幅继续回落 图源国家统计局

滕泰表示,从供给方面来看,国际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最近有下降的趋势;从需求方面来看,这也反映需求不足。数据显示,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7月制造业PMI位于临界点以下 图源国家统计局

这是否意味着下半年经济的重点,依然是提振和刺激消费呢?

在滕泰看来,促进消费和应对“猪通胀”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给消费者发补贴。因为要应对猪肉价格上涨,我们去干预猪供给周期恐怕会比较难,但是我们可以放出储备肉。如果储备肉还不够,国家甚至可以给老百姓发放购买猪肉的补贴。

“消费也一样。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上涨了,CPI升到了2.7%,到了9月份有可能它还会升到3%。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压力就比较大。如果不发放消费补贴,甚至会造成消费的进一步下降。”

去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发放消费补贴,既可以应对猪通胀、食品通胀,也可以拉动经济稳增长。”滕泰表示,有一些传统思想认为,现在发放消费券会造成需求过剩、推动通货膨胀,但实际上,在中国目前总体需求不足、核心CPI只有0.8%的情况下,发放消费券不用担心带来经济通胀。

“反过来,由于猪供给波动造成的价格上涨已经抬高了居民生活成本、削弱了大家的购买力,我们甚至应该更多地去发放消费券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发放补贴来应对结构性的猪通胀问题——我们不能忽视除了猪肉以外,大部分领域都是通货紧缩的现实。”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