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保供难题下,零售业的努力与创新
“有空吗?明天早上6点帮我抢壶油吧。在上海以外的地方下单,服务器响应可能快一点。”带着些不确定的希望,在上海居家隔离的朋友找我帮忙在生鲜电商平台上抢点食用油。
受每日新增居高不下影响,很多人封控时间延长,每天定好闹钟在各大生鲜电商APP间来回抢菜也成为上海居家隔离人员的日常,凌晨抢美团,6点抢叮咚,7点抢盒马生鲜......生鲜电商平台成为抢菜的主战场。
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在朋友圈晒出下单攻略,向人们分享在叮咚买菜平台怎样比较好抢菜,可见生鲜电商平台经营者也清楚当下上海封控地区人们的难处。
与此同时,除了生鲜电商外,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等传统线下零售企业,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也都针对疫情推出了相应措施。如拼多多在4月7号就上线了上海地区“48小时保供套餐”,希望以有限运力覆盖尽可能多消费者的基本物资需求。
抗疫保供大战,零售人战斗在一线。
1
战疫情零售在前
面对此次传播速度极快的疫情,随着上海进入全面防控,保障人们的基础生活物资成为重中之重。在这时,需要整合所有能运用的力量。政府官方政策及各居委会的管理协调,从全国各地支援上海的物资,以及不可或缺的市场力量。
零售行业就是市场力量之一。
零售业在多年的发展中,随着“人货场”的变革与重构不断创新,从传统线下商超到线上电商平台,再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新零售,如今零售的形式已经是“百花齐放”,直播带货、生鲜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模式层出不穷。
无论何种零售形式,能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活下来的零售企业都不是弱者。
它们为了消费者的体验而搭建起线上平台,以及更好、更快的物流体系,用“数智化”技术不断向供应链整体环节赋能,不断创新提升人与货之间的匹配效率,从而与消费者构建了中国零售业的繁荣。
为了消费者“一小时达”、“次日达”等零售体验而打造的“前置仓”、“数字化供应链”等,在疫时也成为保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
比如前面提到的拼多多,能在疫情期间提供集买式的“保供套餐”,除了与上海疫情时期集采集配的防控政策有关外,与拼多多多年在供应链上的浸淫也有关。
在创办拼多多之前,黄峥做的就是水果拼团拼好货,在创办拼多多之后,农产品(000061)在拼多多的发展历程中依旧属于不可或缺的存在。
为了打通农业产业链,拼多多在“最初一公里”帮助农户从源头上制定各种生产标准,在“最后一公里”持续投入到生鲜农产品仓储物流、末端服务以及交付能力上,同时在农业研发领域通过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等方式吸引和培育高精尖农业人才。
在农业领域的重投入使得拼多多在2021年的涉农订单数同比增长59%,达到610亿单。而长期积累的人才、技术、供应链,也使得拼多多能在疫情期间及时上线“保供套餐”。
拼多多的保供套餐只是零售业战“疫”的的一角,各零售企业在疫情发生之后都配合政策站了出来。
传统商超如大润发上调了民生刚需物资备货,果蔬、肉品和水产等民生物资用品日供量超过1000吨,永辉超市(601933)也提升了蔬菜、水果、牛奶等物资的日均供应量,山姆启动了储备资源,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的浙江台州和杭州余杭城市分选中心日夜运转,为上海封控社区准备保供物资包。
除了保障货源供给之外,很多零售企业调配人手,以缓解因疫情封控而出现的人力问题。福建永辉超市首批107名抗疫保供人员已经到达上海,大润发开启共享员工计划,京东调配2000多人的快递小哥,拼多多的多多买菜奉贤仓有10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500多位团长奋战一线。
在上海市政府的要求下,封控区和管控区内超市卖场等商业网点应开尽开,关门不停业,线上下单,线下理货,集订集送。另外,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在4月9号发布了一则《关于释放电商平台保供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保供电商平台大仓、前置仓恢复运营。
上海地区的保供正在有关政策指导下稳步推进,各零售企业虽形式不同,但也都在这场抗疫大战中尽自己的一份力。
2
保供应形式推新
在上海抗疫中,政府、零售企业为了保供,上海居民们为了获取物资,都想出了很多新方法。
未全部封控时,部分商超就将商品提前打包贴上标签,以提升居民购买商品的效率;上海沃尔玛超市所有线下营业的门店提前半小时营业,开设关爱购物专场,以缓解老年人以及行动不便者买菜难的问题。
进入全面封控之后,各零售企业的零售形式大糅杂。例如传统线下商超线下门店关闭,线上订单激增,此前以线下为主的传统商超企业们转战线上;盒马、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平台,也推出蔬菜包,采取集单式保供,涉足社区团购。
在这场零售形式大糅杂中,社区团购成为抗疫保供战中“抢菜”之外的绝对主角。
在集买集配政策的指导下,社区团购是多数家庭保障物资的重要手段。大润发、永辉超市等传统商超,拼多多、盒马、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甚至是味千拉面等中式餐饮企业,均提供集采式套餐供给。
然而在此轮上海疫情之前,社区团购有些不温不火。3月28日,总融资超12亿美元的十荟团在全国的所有业务均已关停。同城生活和呆萝卜也早已宣布破产。
疫情期间为何社区团购能活跃起来?除了政策方面原因外,这次社区团购大多是由商家、社区、业主等自发组织,主动对接。人们的参与度更强,讨论度更高。社区团购平台虽有参与抗疫保供,但与真正参与的人相比,并不是主角。
正是由于此次社区团购的自发性,也使得一些新的社区团购形式展露头角。
例如拼多多推出的快团团微信小程序,团购发起人补充商品描述和金额等即可发布,参与人点击参团后可以直接填写信息并支付货款。快团团一类的工具型社区团购软件在疫情期间能整合商品信息,增加商品与人的匹配效率,让社区团购的进行的更加顺畅。
据官方公开的信息显示,工具型社区团购软件快团团除了帮助保供企业、商家、社区团长之外,还成为政府保供的基础设施。例如闵行区马桥镇镇政府变身大团长,提供粮油米面、生鲜果蔬、乳品药品等保障物资,所辖社区居民跟团下单,48小时内就能到社区货架自取或由志愿者配送上门。
我们可以发现,疫情封控下零售形式的变化,其实也是因为“人货场”三元素的变革。消费者被封控在社区内,供应链运转受阻,通过社区、政府、社群、开团工具等将人与货连接起来的自主式社区团购成为疫情间零售业的主要形式。
3
频发疫情非“特效药”,
好企业“生于忧患”
由于上海疫情期间发生的“抢菜潮”及社区团购的火热,加上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平台股价的短时回升,很多人认为疫情就像是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的“特效药”。这无可厚非,毕竟疫情来临时,线下商业停摆,零售业中生鲜品类是最贴近民生,线上商业中与生鲜零售相关的生鲜电商与社区团购首当其冲。
而二者的发展也与疫情的出现息息相关。第一家生鲜电商易果网于2005年上线,此后生鲜电商的发展也曾经历过巨头跑马圈地,但到2018年、2019年多家生鲜电商企业资金链发生断裂,行业进入寒冬。2020年疫情来临之后,资本投资方看到了线上经济的活力,生鲜电商得以有新的资金注入。社区团购也是一样,2019年出现之后不温不火,2020年下半年行业才开始火热起来。
不过,频发的疫情确实不是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的“特效药”,两个行业在因疫情火热之后也都呈现出一定的颓势,就比如前面提到的十荟团业务的关闭。
《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上天要让一个人成材,就一定会让其经历各种磨难。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疫情是考验,也是机遇。
疫情对于生鲜电商及社区团购来说,更多的是供应链能力的锤炼。例如如何保障“最后一公里”,如何配合政策及时变动零售形式等。同时,疫情也为生鲜电商及社区团购带来一定的市场教育,起码上海封控区很多消费者清楚各个线上买菜渠道。快团团一类连接小B端与C端的工具型社区团购应用也会有一定的用户积累。
而这次疫情对于零售行业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熔炉。零售形式大糅杂,不擅长线上的传统商超在疫情期间其线上组织能力,线上电商在线下人员的调度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另外,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当未来某些在疫情期间为民众保供的零售企业面临危机时,受过帮助的消费者也一定会挺身而出,情感的力量也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与此同时,在疫情期间哄抬价格的零售企业,必将为人所记,受市场部门惩罚的同时,也会被消费者抛弃。
END
财经自媒体“蓝莓财经”,订阅号:蓝莓财经,个人微信号:615872972,转载保留版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莓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苏州盛科通信科创板IPO恢复“已问询”状态
吉林省昨日新增本土确诊“60+154”
美国疾控中心:奥密克戎BA.2.12.1变异株让纽约疫情死灰复燃
排行
- 南方中证全指房地产ETF基金净值上涨2.36%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1%
- 华夏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基金净值上涨1.29%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2%
- 华夏中证文娱传媒ETF基金净值上涨1.20%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7%
- 国泰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基金净值上涨1.32%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3%
- 富国中证智能汽车主题ETF基金净值上涨1.35%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15%
- 华宝大数据ETF基金净值上涨1.19%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16%
- 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基金净值上涨1.19%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10%
- 鹏华国证证券龙头ETF基金净值上涨1.18%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6%
- 鹏华中证800证券保险ETF基金净值上涨1.15%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6%
- 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50ETF基金净值上涨1.27% 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57%
精彩推送
- 疫情保供难题下,零售业的努力与创新
- 云南投资完成发行18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发行期限110日
- 加强运力 优先挂运 国铁集团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高效畅通
- 苏州盛科通信科创板IPO恢复“已问询”状态
- 洛阳老城区一宗商住用地暂停出让 出让面积57494.358平方米
- 重磅!2022年天津首次集中供地中市内六区地块全部停牌
- 拆除用地面积23092.6平方米 深圳两区发布城市更新项目进展公告
- 成交金额超20亿元!广州3宗商地成功出让
- 重磅!西青区11P-18-04单元局部地块控规修改草案公示
- 悲观情绪下,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 内容正在升级改造,请稍后再试!
- YPL品牌方声明:与哈尔滨澳生源贸易有限公司不存在商标授权关系
- 上海统计局:上海一季度GDP10010.25亿元 同比增长3.1%
- 十部门:申报出口退税可将出口信保赔款视为收汇
- 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调:4个交易日贬值超1400个基点!背后四大原...
- 离岸人民币跌破6.5,外汇局密切监测美联储政策影响
- 远景“碳中和”成绩单:去年减排约5万吨,占排放总量的39%
- 外汇局:境外机构对中国证券投资将回归稳态
- 全球食用油市场在印尼禁令后更趋紧张 背后推手是天灾还是人祸?
- 复工复产“白名单”持续推进 物流、生产等恢复得如何了?
- 兼顾安全与应用 2021年中国隐私计算市场规模4.9亿元
- 平谷区发放300万元惠民消费券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榜:9省份过万,京沪“两万+”
- 北京首季经济平稳开局
- 周小川:应改进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和监管
- 从赚1亿到巨亏约40亿,这三个月发生了什么?
- 交易活跃度太低 LME宣布将退出贵金属服务
- 易纲: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
- 告别高息揽存 提升存款服务竞争力
- 中国航天日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备战高密度发射任务
- 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问责干部188人
- 吉林省昨日新增本土确诊“60+154”
- 美国疾控中心:奥密克戎BA.2.12.1变异株让纽约疫情死灰复燃
- 上海新增本土死亡39例,平均年龄78.7岁
- 北京新增22例本土确诊病例
- 广东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 河北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6例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1401+19657”
- 山西太原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 青海西宁新增4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 周六重大事件汇总
- 梁万年: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病死率是流感的7到8倍
- 杭州新增1例确诊病例和10例无症状感染者
- 北京新增本土确诊15例:朝阳12例、顺义2例、房山1例
- 朝阳区:本轮疫情具有复杂性、狡猾性、隐匿性强的特点
- 北京4月22日以来累计报告20例感染者,未来还将发现续发病例
- 记者去哪儿: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晒出“成绩单”
- 业界:畅通数据增值兼顾便捷安全是数字经济的发力方向
- 上海: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新增阳性感染者总量基数大...
- 贵州绥阳:暮春劳作忙
- 上海:现有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157例、危重型患者18例
- 我国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 相对交会时速870公...
- 我国今年推进42项水利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 中华鲟“厚福”北漂快七年了
- 税务总局等十部门: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 促进外贸平稳...
- 一季度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健 跨境资金流动稳...
- 北京将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 最高补助30万元
- 顺势释放消费潜力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回6.4元时代,未来怎么走?
- 昨夜今晨重大事件汇总
- 金融支持小微政策关键在落实
- 网商银行暂停支付宝提现 支付业务便捷性不受影响
- “聪明资金”近7日买卖这些个股
- 北京顺义:对病例居住的北务镇北务村封闭管控
- 这只半导体股可涨至97元!机构今日看好这些个股
- 杭州新增17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涉及拱墅、余杭两区
- 初判传播风险高!北京本起疫情涉老年旅游团、装修人员及在校生
- 北京新增4例本土确诊、9例核酸初筛阳性人员
- 机构本周共调高51只个股评级
- 北京:五一假期前后,对首都疫情防控是一场大考
- 青海西宁新增3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出620股
- 晚间重大事件汇总
- 一周主力资金丨抛售有色、地产股 加仓中国海油超90亿元
- 美股盘前丨股指期货下跌 中概股股反弹
- 香港特区第六届行政长官选举将于5月8日9时起投票
- 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出炉 宁德时代夺回第一“宝座”
- 快手原副总裁赵丹阳受贿、职务侵占案一审判决出炉
- 增减持公告汇总丨这家公司获实控人增持
- 专家:加强碳排放峰值预测 科学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业绩报喜汇总丨这只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136%
- 业界:“直播+”打破沟通壁垒 使技术更好服务生活
- 31只个股明显放量 这只纺织服装概念股量比超7倍
- 上交所:本周对退市拉夏等股票退市整理期交易情况进行重点监控
- 紫金锂业在西藏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20亿
- 上交所优化完善公司债券注册制配套制度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好声音”
- A股共发生123宗大宗交易 机构抢筹这些个股
- 交行发布抗疫利民金融服务方案 房贷可申请降低每月还款额
- 海通证券:建议可逢低布局旅游 酒店餐饮等板块丨有看投+
- 郑商所开展2022年“保险+期货”试点工作
- 深交所发布通知,事关债券发行上市等
- 深交所:本周对82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 数字经济成为行业转型发展“新动能”
- 招商银行:目前王良常务副行长主持工作,经营管理运行正常
- 西班牙3月份通胀率高于多个欧盟主要经济体
- 北京新增本土确诊1例,在朝阳区
- 万达电影回应曾茂军被限高
- 中国信通院:一季度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
- 17只个股涨停破板 这只电力股收涨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