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世界快资讯丨每经热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有赖于三方面


(相关资料图)

每经特约评论员 陈宪

因新冠疫情反复和国际局势动荡,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一样,面对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承受着巨大压力。而且,短期压力还可能诱发中长期风险。尽管形势十分严峻,但是,笔者仍然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深入分析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从短期和长期分析的视角,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短期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新冠疫情反复冲击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需求收缩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收缩;预期转弱,可能延续较长一段时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有关政策和上述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业深陷困境,成为这一轮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大家都很明白,房地产业再次快速复苏几无可能,能够尽快激活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平滑下行,就是万幸了。

短期而言,经济承压的症结在消费。疫情冲击和预期转弱直接影响了居民消费需求。前三季度总需求三项支出的数据表明,最终消费相当乏力,资本形成相对走软,净出口表现抢眼。前三季度GDP增长3.0%,消费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净出口(出口减进口)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尚属正常,经济增长4.8%,这是在去年同期增速达18.3%的基础上实现的,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疫情在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区反复,故GDP增速下跌至0.4%,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为负0.9个百分点,成为最大拖累因素。第三季度,GDP增速为3.9%,消费、净出口的拉动分别为2.1、1.1个百分点。大部分机构对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在3%到4%之间,最终消费的贡献在50%左右。

经济短期波动起伏与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目前的经济波动,既有特殊的新冠疫情冲击,也有常规的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还有俄乌冲突带来的外部冲击。形势确实错综复杂,难以预测经济运行的走向。经济中长期发展主要取决于增长动力,还将取决于发展环境。

为什么中国经济仍然长期向好?经济学人比较多的看法是,中国经济特有的韧性,亦即抗风险、抗波动的能力比较强;中国具有组织动员资源的体制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学者研究发现,超大规模经济体在需求和创新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还有一些研究成果表明,中国人勤俭和奋发有为的文化传统,蓄积着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

纵观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笔者认为,以下三个因素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自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创新驱动和新兴产业发展。在培育经济长期增长的源头动力方面,中国正走向世界前列。其二,经历了40多年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省域行政区经济正在向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都市圈经济转变。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新的区域增长极,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资源配置和协同发展的效率。其三,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政治和社会长期稳定,有着不可多得的发展环境。即便在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仍然持续两位数增长,今年1~8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6.4%,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经济短期承压与长期向好之间当然存在矛盾,但不存在根本冲突。如上所述,决定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发展的因素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解决短期和长期问题,各有不同的政策措施。而且,在实施这些政策措施的过程中,有着企业家和政治家发挥智慧与能力的巨大空间;宏观经济部门的科学协调与调控,也将有助于化解短期与长期的矛盾;中国经济在持续增长和发展,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条件和资源。

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充分利用长期向好因素,企业家的信心和作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全社会要为创业者和企业家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使他们的智慧、能量充分地迸发出来,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