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亮点!都是养猪,牧原为什么就这么优秀?
跟其他猪企的惨淡业绩比起来,牧原的业绩实在是太好了
最近一周,有“猪茅”称号的牧原股份(002714)股价冲高回落,从1月31日的最高点51.39元回落至2月13日收盘价49.19元。
让牧原股价波动的并不是业绩差,更像是业绩太好引发的争议。1月30日,牧原股份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营业收入1220亿元-1270亿元,上年同期营收为788.9亿元;净利润预计为120亿元-140亿元,同比增长73.82%-102.79%。
(资料图)
业绩一出,各个投资平台上也出现了不少质疑之声,主要原因是跟其他一线猪企惨淡业绩比起来,牧原的业绩实在是太好了。
新希望(000876)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新希望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亏损4.1亿元–6.1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95.9亿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盈利5000万元–亏损15000万元。正邦科技(002157)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10亿元–130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95亿元–115亿元,1月17日正邦科技公告,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可能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唯一带来好消息的是温氏股份(300498),温氏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000万元–530,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340,435.9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但是盈利更多来自养鸡而非养猪。
同样都是养猪,为什么偏偏牧原股份一枝独秀?
纵观行业内各个猪企的模式和历年表现,《巴伦周刊》中文版认为,牧原股份的一体化模式的确有独到之处,2022年的好业绩本质是牧原成本低于同行,在2022年下半年猪价回弹时能够实现盈利,而同期的猪价仍在其他猪企成本线下方,导致牧原的业绩能够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成本是养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养猪行业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猪周期”。
中国养猪主力由散户构成,这也加剧了猪周期的形成。生猪供给滞后于价格变化,供需错配是猪周期形成的根本原因。散户在猪价上涨时增加母猪补栏量,4 个月后仔猪数量增加,10个月后育肥猪数量增加。之后猪肉供给增加导致利润减少,农户随之减少养殖量,导致10 个月后生猪供给下降,价格上涨。这样的关系周而复始,猪价因此呈现持续的周期性波动。
另一方面,生猪属于典型的受价市场。各大猪企销售的商品猪基本都是同质化商品,没有特别大的区别。龙头企业并没有定价权。这样的特性,决定了一众猪企想要盈利,主要得靠压低成本,谁能控制住成本,谁就能扛过一轮又一轮的猪周期。
而养猪行业又分化出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以牧原为代表的自育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另一种则是以温氏等猪企为代表的“公司+农户”模式。
自育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的特点为:企业自建养殖场,统一采购饲料、疫苗,雇佣农工集中进行种猪的育种和扩繁、猪苗的培育、生猪育肥等全部生产过程,并统一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全产业链可控。公司能掌握上游的育种、饲料,到中游的扩繁和育肥,从头到尾把控养殖的各项细节,节省人工费用的同时,还能实现科学化智能化养猪。但是这种模式的问题是占用资金较大、固定资产折旧摊销数额大。
“公司+农户”模式下,公司只负责种猪繁育和仔猪繁育,委托农户来进行商品猪育肥。这样公司不用承担建设猪舍的成本(但还是需要育种场和仔猪繁育),通过付给农户托管费的方式将猪舍成本转嫁出去。农户需要自建猪舍,公司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以及饲料、疫苗的采购,给农户提供一部分技术支持。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轻资产”,公司需要承担的成本不多。对于饲料生产企业而言,这一模式的优势较为明显,减轻投入的同时也给自己的饲料找到了稳定的销售市场。
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势,但随着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一体化模式的优势开始凸显。
非洲猪瘟毒性高、基因类型多、免疫逃逸能力强。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有效疫苗。因此解决非洲猪瘟的好办法只剩下了一条——生物隔离。
2018年非洲猪瘟的流行重创了缺乏有力防疫手段的养殖散户。大量中小散户扑杀猪只损失惨重,退出了养殖市场。而牧原这类集中式猪场能够实行严格的生物隔离检疫,受猪瘟的影响不大。牧原开始趁猪瘟导致猪存栏量下降之时快速扩张,大量兴建新猪场。之后几年牧原出栏量相比温氏、新希望等其他猪企逐渐拉开了差距。
牧原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存量也随之暴涨,短短数年内就实现连续翻番。和其他同行相比增速尤其迅猛。
(图片来源:牧原股份财报)
加快扩张速度也加大了牧原的资金压力,从2018年开始,牧原融资动作频繁。仅公司公告的融资活动,2018年累计融资近80亿元,2019年融资66亿元,2020年融资31亿元,2021年融资95.5亿元,2022年融资额度超百亿元。
快速扩张也让牧原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同时自身的现金和短债比表现较为紧张。除2019年外,牧原股份其他年份在手货币资金均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好处。牧原和其他同业拉开的差距不仅是出栏量,还有成本。非洲猪瘟影响最重要的是养猪行业的死亡淘汰率,每增加10%的死亡淘汰率,养殖完全成本将增加1.5元。如果非瘟长期存在,牧原的养殖成本与行业平均成本持续拉开,成本优势甚至会超过500元/头。
牧原降低成本的秘密:育种、饲料、一体化
一体化模式有效削弱了猪瘟的影响,但是这仅是牧原拉开成本优势的一环。牧原取得盈利的秘密则是通过育种技术和自营猪场体系,降低养猪成本。同时通过大规模出栏摊薄了折旧摊销,实现了规模效应。
由于非洲猪瘟缺乏有效的疫苗防治手段,具备集中防控手段的一体化模式受到的冲击较为有限,而中小规模的养殖散户开始批量退出市场。这也使得温氏等依托农户进行育肥的公司出栏量大幅度下降。此时牧原则开始了逆势扩张。
随后数年牧原大规模融资开始拓展自有猪场,出栏量也随之快速提升。高出栏量成功摊薄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成本,使得养猪实现了规模效应。农户饲养的模式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在猪价较低时受到的损失更大,同时面临猪瘟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生猪养殖的成本主要由仔猪成本、饲料成本、疫苗成本、人工成本等构成,其中饲料成本占据55%-60%的比重。牧原的饲料成本比同业更低,2021年牧原股份原料采购成本比新希望低906.92元/吨,比温氏股份低1861.78元/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牧原产能分布在农业大省,粮食采购的成本较低。牧原养殖产能分布主要集中河南省,其产能贡献超过 30%,黑吉辽蒙等北部区域占比约 20%,山东和安徽占比均可达 10%左右,江苏、湖北等其他省份均约5%。
除了公司选址在产粮大省,降低了粮食采购成本外,更重要的原因来自牧原自研饲料配方实现了降本。生猪饲料中占比最大的为玉米和小麦,主要用于满足生猪成长的能量需求。豆粕提供了生猪成长的蛋白质,在饲料中占比较低,但是价格相对较高。
通过充分利用发酵氨基酸降低豆粕用量,牧原的低豆粕日粮使用豆粕的比例仅为6.81%,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7.7%。多种配方加入也让牧原降低了对玉米和大豆的依赖程度,降低了成本。
2020年玉米价格快速上涨时,牧原在全国多地采用小麦和稻谷等原粮替代玉米。当年的玉米采购量占比为 67.06%,同比下降 20.49个百分点。小麦采购量占比为 22.23%,同比增长 20.56个百分点。2021 年面对一路高涨的饲料原材料价格,牧原调整饲料配方,增加小麦和稻谷混合物的采购量来压降成本。
另外,牧原的养殖技术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国内养殖业长期需要进口国外种猪,而牧原通过自研养殖技术,在育种方面有较强的技术积累。
牧原育种的一个核心指标PSY(PSY=母猪一年生几胎×平均窝产活猪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在20年初最低下降到20,目前这一数值提升到27以上,属于行业较高水平。
高PSY意味着同样的能繁母猪数量,牧原能产出更多仔猪。这也使得牧原的仔猪成本低于同行,目前断奶仔猪成本低于350元/头,在行业中具备明显优势。新希望等头部猪企也都从牧原采购仔猪。这也使得牧原养殖猪只不需要承担购买仔猪的成本,还能通过出售仔猪赚取更高的利润。
截至2022年11月29日,公司已投产10家屠宰厂,投产产能合计2900万头/年,根据目前规划,预计2022年投产总屠宰产能将超过 3000 万头/年。
多重因素影响下,牧原的养殖成本在行业中有较高的竞争力。
2022年12月,牧原股份商品猪完全成本已低于15.5元/公斤,相比于年初有明显下降。公司表示2023年生猪养殖成本仍有下降空间。牧原股份表示,2022年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影响在0.9元/公斤左右,剔除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已基本实现年度成本下降目标。
而新希望的商品猪成本,2022一季度为18.8元/公斤左,四季度成本基本达到16.7元/公斤左右,未能完成年初设定的12月成本达到16元的目标。公司表示,影响因素为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猪料均价从年初到年末涨了600-700元/吨。
相比之下,牧原的成本优势较为明显,这也解释了为何一众猪企纷纷亏损时牧原仍能实现盈利。2022年下半年猪价回升至牧原的盈利线上方,而牧原此时的高出栏量帮助牧原迅速实现了盈利。但是猪价仍然高于部分猪企的商品猪成本,这就导致部分企业巨亏而牧原反而实现盈利的现象。
另一方面,牧原开始布局屠宰加工生意,在养猪场附近布局屠宰场。这一举措降低了运输成本,公司也能获取更多下游的屠宰加工利润。
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11 月 29 日,牧原已投产 10 家屠宰厂,投产产能合计 2900 万头/年。根据目前规划,预计 2022 年投产总屠宰产能将超过 3000 万头/年。
养殖和屠宰协同,让牧原对产业链的把控进一步加强。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研报指出:“公司通过布局屠宰业务完成了生猪全产业链的闭环,通过延伸产业链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开拓终端市场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在猪价下行期间也可以与养殖环节猪价波动形成对冲,减轻猪价下跌对公司的影响。”
目前看来,牧原的模式能帮助其跨越猪周期。但随着近期猪粮比进一步下跌,牧原面临的问题也更加棘手。作为中国目前出栏量最大的养猪企业,一旦猪肉价格跌破成本线,规模效应会把亏损成倍放大。
2022年3月,高位猪价平均6.27元/斤,低位猪价平均5.95元/斤。在猪价跌破成本线的情况下,牧原高出货量导致其亏损也远超同行。
往期财务数据显示,牧原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 182.78 亿元,同比下降 9.29%,净利润亏损 51.8 亿元,同比下降 174.4%。对比新希望,去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28.79亿元。
虽然2022年下半年的盈利让牧原打了一个翻身仗,但是持续低迷的猪肉价格也成为笼罩在牧原上方的一个阴影。
另一方面,持续扩张产能带来的高投入,推高了牧原的资产负债率,自身也需要筹措资金来进一步扩产,造血融资能力不足,牧原就会陷入流动性困境,导致经营出现一系列问题。未来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和融资能力对于牧原来说变得格外重要。
综合来看,牧原自营猪舍,专注育种技术和饲料研发,降低了养猪的成本,这也成为牧原能够跨越猪周期的核心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湖北中新开维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在湖北鄂州投产了一个大型养猪场,总投资高达100亿元。这是一幢26层的大楼,每层类似独立农场,养猪功能区分为怀孕母猪区、产仔区、哺乳区、育肥区,并且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据报道这是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楼房养猪场,每年出栏生猪120万头。
随着高科技牧场越来越多成为头部养猪企业竞争的“标配”和“壁垒”,养猪行业的“军备竞赛”也在日益白热化,牧原股份将不得不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文| 《巴伦周刊》中文版撰稿人朱琳
编辑 | 彭韧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全球快资讯丨ChatGPT概念再度活跃,多家公司回应业务情况,机构看好未来发展空间
聚焦:国防军工板块大涨,龙头股8连涨停,多路游资入场抢筹
世界要闻:外交部:去年以来,美方的高空气球10余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
排行
精彩推送
- 环球今亮点!都是养猪,牧原为什么就这么优秀?
- 王晋斌:美联储控通胀面临的难题:流动性过于充裕
- 世界新消息丨营收净利润双双走低:“掉膘”的沃隆坚果价值几何?
- 天天观速讯丨行业洞察 | 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跌落神坛?ADAS...
- 郎酒向“下”发力剑指兼香市场,还能讲出新故事?
- 国家能源局答人民网记者问:加大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力度
- 全球热消息:国家能源局: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
- 【全球时快讯】中矿资源:拟2000万美元取得URT锂矿项目51%权益
- 助力绿色石化基地建设 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进入全面试产阶...
- 当前观察:海南精细化工项目二期工程丙烯腈系列装置项目建成投产
- 全球快资讯丨ChatGPT概念再度活跃,多家公司回应业务情况,机...
- 税务部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 聚焦:国防军工板块大涨,龙头股8连涨停,多路游资入场抢筹
- 世界要闻:外交部:去年以来,美方的高空气球10余次非法飞越...
- 【当前独家】《中国金融》|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稳与进
- 天天微动态丨1月中欧班列累计运送货物14.7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13%
- 今日快讯:茅台股东增持 股价再上1800元 白酒板块卷土重来...
- 利好政策密集催化 自动驾驶产业链上市公司梳理丨行业风口
- 世界今亮点!寒武纪:股东大宗减持是正常行为 技术领先但新...
- 9026米 我国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 世界观天下!海南中行持续提升普惠金融质效 出实招新招为自...
- 热讯:保亭加快健康产业园区建设
- 每日快看:风景这边独好! 赣州打造大湾区“后花园”
- 天天微头条丨海南省“垦地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陵水试...
- 天天简讯:东莞今年这样拼经济:超七成用地指标用于产业项目,...
- 世界新消息丨1月信贷迎“开门红”,释放经济加快复苏信号
- 【天天时快讯】军工板块延续反弹态势 中航电测斩获8连板 投...
- 焦点速看:中国政府援助土耳其抗震救灾首批物资全部抵达
- 【世界报资讯】北交所两融业务启动 首批标的股票56只
- 实时:土耳其调查震区建筑倒塌 下令逮捕承包商等百余人
- 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四部门发文护航春季校园食品安全
- 天天热议:公司问答丨均瑶健康:价格上调并非公司个例 对业绩...
- 天天快消息!国泰君安:混合现实技术(MR)蓄势待发 引领终...
- 当前信息:今年多地公共预算收入按下加速键
- 1月CPI环比涨幅0.8% 创近两年新高
- 消息!多地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 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
- 微资讯!中信证券:预计2月信贷有望继续保持高增
- 破纪录!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4.9万亿
- 当前关注:中资券商国泰君安国际暂停内地居民身份开户
- 当前简讯:伊利董事长潘刚:消费市场机遇在增多
- 【新要闻】京东首席执行官徐雷:在烟火气中感受经济活力
-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把信心传递给每一个人
- 晨会博弈:“春季躁动”之后现“春困”全面修复行情仍在途中?
- 每日简讯:小米董事长雷军:今年是争创一流企业的机遇之年
- 【环球播资讯】北交所两融业务启动 首批标的股票五十六只
- 环球精选!讲述乡村故事 “土味”主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世界快讯:北交所融资融券业务2月13日启动:首批标的股票共56只
- 全球头条:美国通胀预期上升 市场或现黑天鹅事件丨华尔街到...
- 焦点消息!人民银行: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 人民币存...
- 世界即时:改革提速 业绩为锚 2023年或迎军工大年?丨财经头条
- 梁杏:2023年食品饮料行业有望持续迎来复苏 弹性有限
- 军工央企改革提速 或将引发多米诺效应
- 天天快资讯:密云110项工程开工 总投资达453亿
- 宅男财经|最新社融数据来了!对你的投资有何影响?
- 最资讯丨买金融股就是"价投"?NO,金融机构之间相差十万八千...
- 国际机构预计中国经济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 环球视讯!1月信贷超预期 全年投放轮廓已浮现
- 我国已进入“长寿时代” 百岁老人有这三个显著特征
- 当前时讯:盛新锂能:目前公司生产情况良好,订单充足
- 天天报道:商务部对印度进口邻氯对硝基苯胺所适用反倾销措施发...
- 环球观天下!闭门14个月,量化巨头旗下产品打开申购
- 当前视点!海洋负排放又有新动作 山东省海洋国际标准双“中...
- 环球今日报丨股票ETF加速推陈出新,新方向基金密集布局
- 芬兰总统预计芬兰和瑞典7月前正式加入北约
- 世界热头条丨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 世界今热点:市场监管总局:加大力度强化民生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
- 当前速递!推动消费回暖跑出“加速度”
- 山西提出落地REITs试点项目
- 天天通讯!杭州召开平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 文旅局长“丑”火的随州,开年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 最新:打响“拼经济”第一战 地方财政在忙什么
- 天天微资讯!从绿色冬奥到万家灯火 陕京管道为北京天然气保供...
- 财信研究评1月货币数据:1月信贷创天量新高,但地产恢复仍需...
- 上调!野村最新预测:2023年,中国GDP增速或5.3%?
- 焦点讯息:财信研究评1月CPI和PPI数据:服务修复将主导CPI上...
- 环球速读:提升工业节能监察工作效能 专家:需重视系统性
- 全球快资讯:金观平:我国居民消费活力强劲恢复
- 天天观点:中国证监会:靠内部消息炒股获利市场陋习仍未根除
- 天天微速讯:去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 今年国际收支...
- 1月CPI同比上涨2.1%
- 【天天时快讯】1月信贷创纪录 “开门红”如期而至
- 全球播报:4.9万亿!1月信贷投放创单月历史新高 “开门红”成...
- 天天报道:全国工商联报告:重点地区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 热点聚焦:这才是硬实力!看《流浪地球2》背后的“中国智造”
- 组图:沃野千里备耕忙
- 环球速读:我国启动千种热带植物基因组计划
- 抢抓农时万象“耕”新 全国冬小麦春管陆续展开
- 环球快播:我科学家成功创制极化激元“晶体管”
- 世界快看点丨叙利亚外交部: 美国所谓"暂时冻结制裁"...
- 【快播报】数智化赋能亳芜产业园区智慧升级
- 1月价格指数一升一降物价整体形势稳定 预计未来通胀压力有限
- 业绩快报汇总丨这只银行股去年净利同比增超18%
- 央行:1月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8142亿元
- 央行:1月末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
- 即时焦点:央行:1月末广义货币增长12.6%
- 焦点速讯:央行: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
- 央行: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
- 2022年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理性有序
- 今日观点!俄罗斯央行预计将维持7.5%关键利率不变
- 焦点日报:202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