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21特写丨春耕不可迟:吉林农资持续到位中

作 者丨李   莎

编 辑丨周上祺

图 源丨新华社

去年吉林省粮食产量在各省份中排名前5,我国每产17斤粮食,就有1斤来自吉林。

4月10日,吉林省召开本轮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31场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吉林省备春耕生产进展顺利,资金、物资持续到位,种子、化肥到户到位率分别达到95.25%和83.19%,到位进度稍快于往年同期。

“原则上看吉林省水稻的最佳育苗时间是4月10日-15日,插秧一般是在5月15日-25日之间,玉米的最佳播种时间4月20日-5月15日。” 吉林省农业大学教授、吉林省农委12316大田作物栽培首席专家胡文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胡文河谈到,受疫情影响,目前水稻育苗最为急迫。但相较玉米在田间直接播种,水稻是大棚育苗,对自然条件要求稍低,播种期可调节性相对强,玉米晚播则会影响影响玉米成熟,进而影响产量。

实际上,吉林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吉林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吉林省粮食种植面积为568.2万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28.7万公顷,稻谷面积83.7万公顷,玉米和稻谷面积比例约为5:1。

为备春耕,3月10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即展开部署,次日印发备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督促农民尽早确定种植意向,做好春耕物资准备等,并明确,针对春季气象条件,要积极采取提早开展备耕生产工作等应对措施。

4月11日,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北岗子,拖拉机正在进行深翻之后的耙地作业(受访者供图)

农时不等人,4月4日-5日,《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关于做好滞留长春市区农民返乡春耕的紧急通知》先后印发,开展返乡农民集中转送工作,确保" 一天不耽误、一户不落下、一亩不撂荒 "。

既要疫情防控,又要不误农时。吉林省对返乡农民实行严格闭环管理,仅在固定范围点对点从事农业生产相关活动,不串门、不串村;从封控区、管控区返乡农民,须居家隔离7日,确保足不出户;因疫情无法返乡春耕农民,在尊重个人意愿基础上,鼓励其采取代耕代种等方式把地种好。

4月9日上午至10日上午,长春进行农民集中转运,农民亦可申请自驾返乡。

目前吉林省春耕进展如何?疫情对春耕的影响几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尝试从个体视角考察疫情底色下各地的春耕进展。

紧张备春耕

4月10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粮农王祥所在的村庄通知,村民可以整地备耕了。但和很多村民一样,王祥家的大部分秸秆仍堆在地里尚未处理,无法整地,“只能等着”。

由于政府规定不能焚烧秸秆,王祥仍在家做零活,把一些刚晾干不久的玉米秸秆等扎起来收进仓库。

为解决部分地区田地里仍有大量秸秆滞留问题,4月9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通知,要求集中力量加快秸秆处理进度。

按王祥的种植经验,其所在村庄的玉米播种时间约从4月24日开始,到五一劳动节左右结束,“播种晚了玉米不长个,产量也上不来”。

胡文河介绍,玉米播种的自然条件主要看温度和墒情。一般气温稳定通过10度,土壤水分适宜方可进行玉米播种。另外,品种也是影响玉米播种时间的因素之一,相较晚熟品种,早熟、中熟品种的玉米的播种时间稍晚。

王祥家玉米种植面积在50亩左右,一般播种前整地等工作要耗时十一二天。

整地之前除了要处理田间秸秆,还要采买种子、化肥等农资。

“往年过完年就开始买种子和化肥,今年种子和化肥买上了,但受疫情影响一直没能送过来。”王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4月初,王祥所在村庄进行了种子、化肥采买情况统计,并告知村民种子、化肥、农机等会在玉米播种前按时送达。王祥家的化肥是在镇上化肥店采购的,化肥店老板称,目前厂家还没给化肥店发货,预计到货在4月20日左右。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备耕时间差不多,能赶趟儿。”王祥说。

各地农资到户情况不一。徐伟是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某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其今年所需的种子、农药都已到户,化肥也在春节前采购完成,但由于当前运费价格较高并未运送回家。“等疫情好些,运费价格会下降。”4月11日,徐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梨树县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有“东北粮仓”的美誉。张军是梨树县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其合作社今年玉米种植规模在2500亩左右。往年同期已经开始整地了,今年梨树县虽然受疫情影响,目前也可以正常备耕。但由于前不久刚下过雪,部分地势低洼地块土地湿度大,农机无法下地干活。

4月11日,张军库房中的春耕农机(受访者供图)

从张军的经验看,梨树县玉米播种时间在4月25日左右,今年受天气影响温度稍低,土地湿度较大,播种期推迟到五一左右。减掉十多天的整地时间,目前备春耕时间相对充裕,因而虽然种子和化肥目前仍未送达,但张军也没有催促厂家。其预计按目前运力,再过一周左右种子和化肥就能运送到家。

对比起来,伊通一些区域的备春耕节奏紧凑。4月9日,徐伟谈到,4月19日左右玉米就要播种,“时间非常紧张,由于疫情管控,到现在才开两天犁,刚开始耙地,按往年得耙十多天,耙完才能种玉米籽。”

“小麦4月5日左右就要播种,很多种小麦的现在已经耽误事儿了。”徐伟说。

吉林省18.7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貌形态差异明显,整体来看胡文河认为疫情对吉林省春耕的影响不太大,往年粮农备耕节奏宽松,可以“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今年把“时间抢一抢” ,“好多事情得抓紧干”。

农机检修难问题解决中

保春耕责任重大,目前吉林各地正紧锣密鼓备春耕,返乡农民走向田间地头。但粮食生产不仅需要人力,也需要机器。

4月7日,王祥家春耕需要用的农机尚未运送到,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4月10日春耕农机已基本到位。

张军介绍,春耕使用的主要农机包括拖拉机、旋耕机、免耕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

与其他机械不同,农机在田间持续作业,故障率相对高,涉及机械维修问题,部分地区甚至需要跨县(市)维修。

在张军看来,品牌和价格是影响农机故障率的重要原因,价格便宜的杂牌机、拼装机的故障率高。不仅如此,很多农机完成去年春耕作业后并未检修,静置一年后再度投入使用前,要送到厂家处校对,看是否存在故障,有故障检修,无故障再运回村屯下地作业。

另外,春耕中的农机还涉及易损件更换问题。

以旋耕机为例,张军谈到,旋耕机刀片、轴承等都是易损件,“一台旋耕机一天得旋十多埫地(一垧地为一公顷地),刀片磨没了就得换,几天换一次,没有刀片工作不了”。

张军解释,为了不耽误作业,很多粮农都自备有一些易损件,一旦磨损,大部分都选择自己更换,但备用件用完之后也涉及配件购买问题。

4月11日上午,梨树县某农机库房(受访者供图)

梨树县是产粮大县,农机配套厂家相对较多,张军所在的镇就有厂家可以提供农机维修和配件更换服务,伊通则不然。徐伟感慨,疫情对伊通农机维修和易损件购买影响明显。

“因为当地没有,也不能去别处买。我在一个一百多人的农机群里,很多人都遇到了这个问题,大家只能等着。” 徐伟说。4月8日,徐伟有一台农机配件出现问题,在伊通找不到该配件,只能到公主岭购买,但防疫政策不允许跨县域流动。

据4月7日发布的《关于伊通满族自治县全域范围内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的公告》,4月7日24时起,伊通全县乡镇、村屯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所有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原则上不能出村,农资配送由农业农村局负责研究具体配送流程,全程要闭环管理。

徐伟今年种植玉米近3000亩,超额配置农机40多台(套),出现损坏可以及时更换农机作业,总体不影响其春耕节奏。

四平市铁东区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冯宇也对最近农机维修难和配件购买难的问题感受颇深。

冯宇管理的合作社种植玉米,规模达1.8万亩,社员共612户。冯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土地耕整工作已经展开,春耕节奏受疫情影响不大,但农机设备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或需要购买配件时,无法出村购买。

“我们村已经出现了故障农机无法维修的情况,机器坏了就只能在家等着。现在能干活的机器都出来干活了。”冯宇说。

但由于农机具和驾驶员都在本村,农机设备又比较充足,冯宇的合作社勉强能维持正常的春耕节奏,就是时间紧张些。

“但说心里话,机器下地的数量少了,速度就慢了。”冯宇说。

4月6日,吉林全省备春耕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了保春耕物资的重要性,明确要畅通农资绿色通道,畅通集散地、农资店、进村入户通道,确保农资流通。协助解决农机检修、更新采购等工作,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准备。

吉林省各地农机检修工作进行中。如延边州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入户帮助农机户保养、调试和检修各类农机具,通化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进行农机具检修工作等。据《农民日报》4月11日报道,吉林省已指导农民检修维护农机具149.5万台套,农机检修率87.7%。

(文中王祥、张军、徐伟、冯宇均为化名)

本期编辑 陈思 实习生 黄菁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