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世界资讯:停发、清退、下线……信用卡“缩量”深度调整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11月15日,光大银行(601818)官网公告称,因信用卡产品策略调整,部分产品将于2022年12月31日起停止发行。

记者注意到,在停发产品列表中涉及100个左右光大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产品,其中大部分为光大银行与外部机构发行的联名卡,既有喜马拉雅、携程、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互联网平台,也有泡泡玛特这样的商业IP,也涉及到重庆、长春、延吉、石家庄、广西等具有地域特点的信用卡产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光大银行在公告中表示,现有产品在卡片有效期内仍可正常使用,相关功能保持不变,客户持有的卡片到期后,将根据持卡情况为核发该行标准阳光信用卡。同时,光大银行也公告了涉及到的停卡、换卡、绑定等细节事项的处理方案。

一位股份行信用卡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银行与外部机构的联名卡都有合同期限,一般是三到五年左右较多,到期后一般会视产品的发卡情况、用卡活跃度等市场情况决定是否续约,到期不续约停止发行也是很常见的业务处理方式。

如10月26日,招商银行(600036)公告了银联京东联名卡小白版、银联唯品花联名卡等7个信用卡产品的停卡转卡决定,于2022年12月10日(含)起,停止此部分信用卡的申请受理,现有卡片在有效期到期之前仍可正常使用。

尽管如此,上述股份行信用卡业务人士也认为,如光大银行公告中一次性对涉及到这么多数量的信用卡产品进行停卡、转卡,还是在业内比较少见的。此前数年银行为了追求发卡量,对联名卡产品的创新比较激进,面铺得很广,现在主动收缩战线,将人力和资源投入到重点产品上做好服务运营,有利于减少损耗,提高效率,也符合监管对睡眠卡比例的要求。

今年7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持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伪冒欺诈办卡、过度办卡等风险;对单一客户设置本机构发卡数量上限;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政策法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附加政策功能的信用卡除外,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新增发卡。

近期也有不少银行加大了对睡眠卡的清理力度。11月10日,民生银行(600016)发布公告开展睡眠卡及长期不动户的管理,包括信用卡已激活但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使用,且账户余额小于人民币10元(或等值外币)的长期不动信用卡账户;信用卡已激活但超过18个月未使用的睡眠卡;通过网络申请方式申请民生信用卡且超过6个月未完整提交申请资料的信用卡。此外,北京银行(601169)、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601166)、郑州银行(002936)多家银行,都已经发布公告对个人持卡数量上限、睡眠卡进行清退。

另外,信用卡分期业务也是《通知》规范的重点。《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规范信用卡分期业务管理;为客户办理分期业务应当设置事前独立申请、审批等环节,以简明易懂方式充分披露分期业务性质、办理程序、潜在风险和违约责任等,并由客户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方式确认知晓。并应当与客户就每笔分期业务单独签订合同(协议),不得与其他信用卡业务合同(协议)混同或者捆绑签订。

在此背景下,多家银行下线了信用卡自动分期功能。11月14日,建设银行(601939)发布《关于龙卡益贷卡自动分期功能调整下线的公告》,表示该卡种自动分期功能将调整下线,即自该日起新生成的已出账单,不再进行自动分期。同一天,浙商银行也公告,自2022年12月30日起,浙商银行缤纷卡、浙商银行点金卡、浙商银行增金卡、浙商银行京东金融联名卡,将取消自动分期服务。此前,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也公告了信用卡自动分期业务下线。

信用卡市场资深研究人士董峥对记者表示,近两年,疫情反复对信用卡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规模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发卡银行持续地推出力度很大的各种优惠、返现权益,让信用卡交易金额、透支余额两项指标不仅保持了疫情前的水平,个别银行还表现出较大的增长态势,甚至创出新高。由此可见,信用卡业务从靠增量发展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向细分客群的精细化经营模式转变的思想,在疫情期间进一步得到了验证,推动了信用卡业务“重拉新、轻留存”向“重存量、要效益”的经营思想的转变。“众所周知,信用卡获客只是前提条件,并不能为银行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效益,而唯有让持卡用户把卡‘刷’起来才是为发卡银行带来效益的唯一途径。”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