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MLF超额续做2000亿 二季度或是降准时间窗口

作者: 段思宇

“降息”预期落空。3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分别为2.85%和2.10%,均和上期持平。

此前由于2月金融数据走弱,业内对本月“降息”的预期不断升温。但要注意的是,虽然此次MLF利率未变,规模却有增加,释放了继续推进宽信用过程的信号。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利率未变并未改变短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继续放松的判断,后续仍存降准“降息”的可能。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对记者称,从现在开始到三季度均有降准可能,关键是看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指标,尤其是信贷投放方面。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对记者表示,疫情使得一季度的经济形势更加严峻,预计本月可能会有50个基点的降准,下个月MLF降10个基点,体现靠前发力。

MLF量增价稳

自2019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以来,LPR在银行贷款定价中逐渐起到“锚”的作用,央行通过调整MLF等政策利率水平,从而引导贷款市场利率调整。

在2月金融数据出炉之后,本月MLF将如何操作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00亿元。另外,将1~2月合并计算,总体新增信贷5.21万亿元,同比增长绝对值较前一年同期的7000亿元滑落至2700亿元。

信贷结构上看,短贷和票据仍是主要增量贡献,而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表现较弱,居民中长贷则出现了有数据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值。2月信贷总量、结构双弱,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和担忧,宽信用进程出现波折,市场将目光再度聚焦在货币政策方向上。

15日,3月MLF操作出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本符合预期。一方面,从规模上看,本月MLF到期规模为1000亿元,属年内“地量”规模,因而此次操作为超额续做。丁爽对记者说,“超额规模并不算多,主要是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来投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月MLF增量续做的主要目标是加码宽信用,同时抑制市场利率上行势头。MLF加量操作能够直接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提升其放贷能力,能够“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

另外,在去年12月全面降准、今年1月MLF“降息”后,市场利率曾出现一个较快下行过程。不过,2月中下旬以来,DR007(7天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市场利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行走势。

“在当前局面下,仍需要通过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下行,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本月MLF加量续做,释放货币政策边际宽松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遏制市场利率上行势头。”王青说道。

光大银行(601818)宏观分析师周茂华也对记者表示,MLF量增反映央行适度增加长期限流程供给,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小微、三农、绿色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与此同时,近期全球金融环境略有紧缩,央行适度增加长期限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从利率上看,此次MLF操作利率未有变化。连平对记者表示,此次MLF利率不变并不意外。在美联储加息过程开启后的一个阶段,MLF保持不变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因为,当前美联储持续加息,再加上国内资本市场受到一定压力,人民币同步面临贬值压力,此时国内“降息”是不可取的选择。

招商证券(600999)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也分析称,2022年1月,政策利率下调10BP,当前MLF利率仅2.85%,为历史最低;2021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7%。考虑到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涨,美联储即将开启加息进程,且全球多数主要经济体处于加息进程,短期内国内再次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

“虽然当前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但其紧迫程度尚不足以促使监管层在3个月内两次动用‘降息’大招。”王青亦强调道。

MLF利率已于今年1月下调过一次。1月17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分别为2.85%和2.10%。

而随着此次MLF利率不变,货币政策已连续两个月进入观察期。这也意味着,3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保持不动,业内普遍预计本月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也将大概率保持不变。

一季度数据公布前后是时间窗口

虽然本月MLF利率“按兵不动”,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仍有降准、MLF降息的可能。

周茂华对记者称,这是考虑到,一方面,开年以来,国内需求恢复进度不够理想,结构性与不平衡问题仍存在,加之近期散发病例干扰,能源与原材料价格进一步走高,房地产处于企稳恢复阶段,以及地缘冲突升级等影响,国内货币政策有必要进行灵活对冲;另一方面,近两个月金融数据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需要对信贷需求走势进行监测,防范信贷收缩影响。

连平亦认为,未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仍有可能。他向记者分析称,随着经济运行,财政政策积极发力,对于资金、金融方面的需求会明显扩大。在此背景下,预计银行信贷以及社融在两季度后会保持较快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对市场流动性的要求更高,届时货币政策应该会有比较明显的动作。从现在开始到三季度均有降准的可能,关键是看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指标,尤其是信贷投放方面。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降准、“降息”的节奏可能更快。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对记者称,目前来看,货币政策还是“以我为主”,本周美联储会有加息动作,可能在等这个靴子落地,一季度数据公布前后是降准、MLF降息的时间窗口。

丁爽判断,疫情使得一季度的经济形势更加严峻,预计本月可能会有50个基点的降准,下个月MLF降10个基点,体现靠前发力。

王青表示,二季度MLF利率有可能再度下调10个基点,同时实施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也较大。这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处于集中发力期,持续推进宽信用和宽货币进程,货币政策稳中求进将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点。

王青进一步解释道,当前消费偏弱、房地产遇冷局面仍在持续,这意味着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近期国内疫情又有抬头,多地强化防控,有可能在短期内对经济运行形成扰动。以上两点需要货币政策及时发力对冲,确保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目标顺利实现。因此,“降息”仍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内。

而且,考虑到2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特别是贷款增速续创近20年以来新低,表明前期“加大货币实施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尚未充分传导至贷款端。当前通过政策性降息,适度提升信贷、社融及M2等金融总量增速的迫切性增大。

但也有观点认为,短期降准对于宽信用作用有限。廖志明表示,降准的作用主要在于提升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但当前信贷投放的核心制约在于信贷需求偏弱,降准对于改善信贷需求作用十分有限。在地方隐性债务约束放松可能性低的背景下,宽信用的关键落在了房地产上。应多措并举尽快扭转当前房地产销售大幅下滑势头较为重要,使得房地产销售回到正常水平,驱动房地产信贷需求回暖。此外,刺激消费,也能带动消费信贷需求。

标签: 2000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