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专访IMF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中国有支撑经济的政策空间 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灵活性至关重要

巴奈特表示,中国可以根据需要实施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活动,特别是通过进一步降息刺激经济。同样重要的是,持续的汇率灵活性对于促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至关重要。

当全球经济仍在努力走出新冠疫情影响之际,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给这一进程增加了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3月10日表示,可能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IMF于15日表示,长期来看,俄乌冲突可能导致能源贸易转变、供应链重新配置和支付网络碎片化,并促使各国重新考虑其持有的外汇储备,这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秩序,进一步增加全球经济碎片化的风险,特别是在贸易和技术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国今年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中国政策的发力点在哪里?在新形势下有哪些新的机遇?如何看待中国消费复苏增长的难题?中国如何继续扩大吸引外资?

针对这些问题, 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艾伦·巴奈特(Steven Alan Barnett)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中国有足够政策空间支持经济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你怎么看这个目标?主要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巴奈特:对于5.5%的增长目标,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它的背景。与中国2021年8.1%的增长率相比,它可能看起来很低,但与去年底的经济增速相比却是雄心勃勃的。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和2月的经济表现强劲。然而,对于今年的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本身指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这些努力包括提供支持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此,财政政策可以为增长提供重要支持,特别是实施旨在加强社会保护和促进绿色投资的政策。

我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重点是它提出的近期和中期政策。从中期来看,加速关键实体部门改革将有助于确保可持续增长。这包括旨在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确保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竞争中性以及提振消费的政策。

《21世纪》:中国经济当前在国内外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是什么?在全球复苏不确定和俄乌冲突的情况下,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韧性?

巴奈特:与世界大部分地区一样,中国经济面临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俄乌冲突正在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导致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是在国际社会仍在与新冠病毒斗争背景下发生的。

中国具有支持经济的政策空间。首先是支持性的财政政策,特别是对低收入和受影响家庭的政策支持。这将具有支持增长和促进消费的双重好处。此外,中国还有货币政策空间。中国可以根据需要实施货币政策以支持经济活动,特别是通过进一步降息刺激经济。同样重要的是,持续的汇率灵活性对于促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至关重要。

中国的核心通胀保持温和水平

《21世纪》: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消费支出较为低迷。在你看来,中国消费复苏不够快的原因是什么?步入2022年,是否看到缓解的迹象?

巴奈特:我认为,促进消费是最重要的经济优先事项之一。它的重要性也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与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一样,中国的消费也受到了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沉重打击,特别是那些接触性行业仍然低迷,如餐饮、旅游和娱乐。

不过,在中国相对独特的是,即使在大流行之前,消费从许多角度来看都太低了。比如,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大多数其他主要经济体。与此相关的是,中国人均消费追赶其他国家的速度远远低于收入水平。

解决这个问题很重要。它将提升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个关键的好处是,这将使中国经济转向更环保的增长模式,为实现中国的气候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促进消费的政策多种多样。但从本质上讲,这些措施必须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并降低家庭储蓄率。财政政策改革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尤其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21世纪》:美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与一年前相比上涨了7.5%,相比之下,中国的涨幅不到1%。但考虑到国外近期的动态,中国是否面临输入性通胀的风险?

巴奈特:近期,攀升的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推高了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而且很可能会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但是,PPI的这些变化往往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影响不大。同样,全球食品价格上涨也可能对中国的食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然而,中国的核心通胀保持温和水平。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可以说是制定货币政策时的重要参考指标。中国的核心通胀率一直低于1.5%,远低于政府设定的3%的目标。

继续改革开放可促进可持续增长

《21世纪》: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字出现76次,贯穿全篇。中国政府今年也多次明确表示,增长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在你看来,哪些行业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巴奈特:我们欢迎中国政府专注于实现“高质量”增长。这可以通过加速结构性改革来实现。这包括:通过释放市场力量促进生产力增长的改革;将经济更多地转向消费,这将使生活水平的提升速度超过GDP;促进经济和环境更可持续的增长。

谈到环境,绿色增长提供了发展机遇。正如我刚才提到的,促进绿色增长的方式之一是更多地依赖消费。另一种方法是推进实现中国气候目标的政策。

更广泛地说,促进发展的一个好方法是为企业创造有利环境。这样做将使中小型企业以及私营公司蓬勃发展。这将包括确保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环境的措施。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利用外资,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这向外国企业发出了怎样的信号?如何评价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进展?中国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吸引国际资本?

巴奈特:持续的改革开放可以为中国的可持续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个领域是金融。例如,更好的金融中介有助于:确保中小企业获得发展和创造就业所需的资金;将金融资本配置到最具生产力的用途;让家庭有很好的地方存放他们的储蓄。

开放也可以成为催生创新、提高效率和促进增长的重要催化剂。除金融服务外,整体服务业都将受益于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服务业生产力水平正在追赶发达经济体,但在许多领域仍不到它们的40%。这显示了巨大的收益潜力。

事实上,我们可以以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为例。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改革——包括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经济实现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这主要是由民营部门制造业引领的。我们可以把服务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看作是对服务业做类似的事情。这将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支持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立场

《21世纪》:政府工作报告没有公布与脱碳或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相关的年度数字目标,而是提出将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你对此怎么看?

巴奈特: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已经提交了最新的减排承诺,即国家自主贡献(NDCs),包括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展望未来,重点将转向实施。一系列气候政策的落地将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电力行业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些额外的措施可以使这个系统更有效。比如,将其覆盖范围扩大到电力部门之外,将重点转向设定总量上限,以及从目前免费的配额中创造收益。中国还可以利用其他政策工具。例如,扩大现有的煤炭税和退税计划,采取奖励有效的做法并减少高碳活动。

此外,中国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和平衡增长而持续推进的改革有助于降低碳排放。从高度依赖投资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增长,并支持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发展——这些都与最近批准的“十四五”规划保持一致——将降低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强度的增速。

《21世纪》:今年,美联储预计将多次加息,全球美元流动性将趋紧。你如何看待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美联储的紧缩步伐是否会让中国难以采取更多宽松措施?是否会导致资本流入减少和人民币走弱?

巴奈特:去年,中国货币政策适度紧缩,私营部门信贷总量增长放缓。今年,增长的逆风凸显了推行稳健但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的重要性。采取以利率为基础的宽松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偿债成本并防止金融状况突然收紧。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近期下调主要政策利率以降低借贷成本和促进投资,是朝着以利率为基础的宽松政策迈出的可喜一步。采取非利率货币政策工具将信贷引导至目标行业,虽然在危机期间很有帮助,但随着复苏的进行,应该被逐步撤出。

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灵活性对于促进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至关重要。

(作者:郑青亭 编辑:和佳)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