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揭秘!冬奥会里的黑科技都来自这些学校

克服低温搭建临时设施、让工业遗址重新焕发生机……在精彩绝伦的北京冬奥会背后,离不开幕后工作人员和科研团队的努力。冬奥会已落下帷幕,但其背后的“黑科技”力量仍值得关注。据了解,在冬奥会筹办到举办的过程中,不少高校都在各自领域发挥技术优势,用技术为冬奥助力。而为贯彻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这些科研成果将在冬奥会后继续深耕探索和应用,推动各个领域的技术进步。

全程参与 多所高校展示科创能力

从开幕式到闭幕式,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呈现出惊喜画卷。同时,这场盛会也成为高校展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在开幕式时打造了“虚拟开幕式”,在闭幕式上,学校计算机学院的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又再次亮相“鸟巢”,研发出“冬奥会闭幕式仿真与排练系统”。

在视觉形象方面,以冬奥口号“一起向未来”为代表的专用汉字设计是本届冬奥会视觉形象景观的特色之一。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该字体的设计团队是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同时,中央美术学院师生还参与了北京2022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奖牌、动态图标和颁奖服装设计。

此外,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实时交互特效团队,则参与了冬奥会开幕式《雪花》和《致敬人民》的视频交互特效的制作。同时,北京电影学院的纪录片团队,还拍摄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花絮,以及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的素材拍摄记录工作。北京印刷学院的冬奥团队成员参与了“立春”、“致敬人民”、“冰雪五环”、“运动员入场式”、“构建一朵雪花”、“点燃主火炬”环节的设计制作,用数字科技艺术讲述中国的浪漫。

突破低温 北建大攻克临设搭建

在北京建筑大学承担的冬奥系列研发项目中,“北京冬奥会临时设施搭建与运维关键技术”无疑是最重磅的一项,据悉,这一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主要创新研发耐严寒、抗强风、低能耗、可循环的高性能临时设施结构体系及其高效搭建关键技术。在本届冬奥会期间,该项目的科技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延庆、崇礼赛区的10项冬奥临时设施工程。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艳霞向记者介绍了项目的具体情况。据了解,该整体项目共有7所大学、1一家设计院和2家企业参与,并向下分为5个课题。张艳霞为子课题“耐寒周转型高性能临时设施支承架体试验与技术标准编制”负责人。

“我们团队主要是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节点低温试验,试验原有架体的节点构造能不能适应新的低温和大雪、大风条件;另一方面是做架体子结构的验证工作,试验材料和结构在极度低温条件下的性能。”谁说?

记者了解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与张家口赛区均为山地严寒状态地区。保证周转型临时性看台、转播塔等临时设施的安全性能是赛事保障与安全运维的重要核心工作之一。由此,北京建筑大学团队组织研发临时设施支承架体低温试验技术,并开展临时设施支承架体关键节点在零下40℃低温条件下的试验研究和结构安全性能评估,为冬奥会现场临时设施结构安全提供了科技保障。

利用成果 发挥冬奥长尾效应

“通过这次冬奥会的实践和评估,目前来看,我们形成的技术和产品还是比较可靠和安全的。”张艳霞表示,在冬奥会之后,团队将进一步对这些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最后要形成专业领域内的标准,比如支承架体的快速拆装技术标准、周转型的架体安装质量怎么快速检测等等。以后我们还会出一套标准图集,主要是有关临时设施关键节点和构造的标准图。这些标准和图集可以为将来的大型活动,比如体育赛事、展览等做参考。”

在北京建筑大学之外,记者也从清华大学方面了解到,该校参与了“冬奥会首钢赛区数字化生态创意设计研究与示范”项目,将工业遗址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结合,综合打造出大尺度、低功耗、强体验的园区。在内容主题方面,项目突出冬奥运动和工业遗产改造的主题,面向大众打造数字化的科普体验项目以及创新型的交互项目。并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战略和技术创新,使其成为首钢园区内的冬奥遗产。

而在本届冬奥会结束后,首钢滑雪大跳台将成为世界首个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继续保留比赛和训练的功能,并向公众开放,发挥好作为冬奥遗产的长尾效应。

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