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2022冬奥系列评论: 北京冬奥会的“绿电”示范

林伯强(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北京冬奥会期间,三大赛区场馆的绿色电力供应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绿色环保”是本届冬奥会的重要特色,“绿电”的广泛应用则是践行“绿色办奥”理念的关键抓手。“绿电”,顾名思义即为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相较于通过火力发电等传统发电方式产生的(化石电源为主)电力,绿色电力生产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绿电”除具备电能价值外,还因清洁和近零二氧化碳排放等特征而具备环境价值。“绿电”主要来源于清洁能源,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

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使用“绿电”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落实申请冬奥会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提出的三大核心理念。其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含义便是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借助“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为北京冬奥会提供太阳能(000591)及风能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绿电”,可以有效减少赛事筹备和举办过程中的碳排放,实现“绿色办奥”,展现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是彰显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信心和态度。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事件。电力行业的碳减排是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规模及速度则攸关电力行业的绿色转型。作为奥运会举办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的绿电供应,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积极态度。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蓬勃发展的清洁能源产业将会因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亮点而受到世界瞩目。

三是探索清洁能源大规模输送-并网-消纳的一体化新路径。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与电力消费呈逆向分布的趋势,即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绿色电力消费增长不足。因此,区域清洁能源电力的消纳往往受到远距离输电容量有限和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的困扰。柔性直流电网可以实现风光等间歇性波动性电源的跨域互补,为解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及运输提供可行性方案。通过柔性直流电网为北京冬奥会场馆提供来自张北地区的清洁能源电力,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的输送、并网及消纳,有利于为构建稳定、智能、清洁、高效的大电网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冬奥的绿电示范对于推动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哪些促进作用?首先,释放政策支持信号,对绿色电力投资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有助于推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提升绿电供应保障能力和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目前,火电仍在电力生产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绿色电力高消纳成本使其面临大规模投运的成本竞争力问题。虽然在政府的相关支持配套措施下,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迎来了迅猛发展,装机量及发电量迅速上升。然而,相关产业后续面临的成本问题将更为突出,使得绿色电力的相关投资收益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此次冬奥会的绿色实践,则给未来绿色电力投资指明方向,它可以鼓励企业以“积极入场”的乐观态度发展可再生能源,并聚焦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相关产业,如储能和远距离电力运输。

其次,冬奥会的巨大影响力会引领全社会的清洁低碳转型风气。由于生产侧政策执行力更强,政府政策往往倾向于在生产侧发力,通过设立能耗“双控”、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等目标来推动全社会降碳。然而,消费侧清洁低碳行为的引导和推动也至关重要。消费者对绿色电力消费的行为认知以及支付意愿等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居民对于绿色电力的认可和支持可以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竞争力,有利于改善绿色电力市场中的价格扭曲。冬奥会全绿电供应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有示范性和指导性的举措,间接对绿色电力进行了广泛的普及和宣传,通过冬奥会加强青少年对绿色电力的认知和接受度,这有助营造社会低碳环保氛围,鼓励企业和居民增加绿色电力消费。

最后,将为开展大规模绿色电力交易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绿色电力交易是构建成熟完备的绿色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冬奥会筹办期间,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积极引导有绿色电力需求的场馆直接与发电企业开展交易。通过绿色电力交易,实现了从场馆到配套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电力供应,对推动未来绿电大规模发展和市场化交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标签: 电力 绿色 能源 冬奥会 中国 实现 北京 产业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