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金 > 正文

央行报告:中国宏观杠杆率持续下降至272.5%!相比主要经济体增幅可控

作 者丨朱英子

编 辑丨周鹏峰

图 源丨图 虫

2月11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在专栏“我国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中披露了2021年宏观杠杆率数据。

《报告》显示,初步测算,2021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2.5%,比上年末低7.7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季度下降,“稳杠杆取得显著成效”。

分部门看,2021年末,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3.7%,比上年末低8.0个百分点;住户部门杠杆率为72.2%,比上年末低0.4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为46.6%,比上年末高0.7个百分点。

“与主要经济体相比,疫情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增幅相对可控。”《报告》提到,疫情以来,我国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了经济较快恢复增长,宏观杠杆率增幅相对而言并不算高。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美国(286.2%)、日本(416.5%)、欧元区(284.3%)杠杆率分别比2019 年末高31.3 个、37.1个和 27.2个百分点。同期我国杠杆率为275.9%,比2019年末高19.9个百分点,增幅比美国、日本、欧元区分别低11.4个、17.2个和7.3个百分点。

广发证券(000776)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2021年总杠杆率下降7.7个点,为今年的稳增长与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预留了空间。

多因素共同支撑

《报告》认为,疫情防控得力、经济稳步恢复、宏观政策有效等因素共同促进我国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

一方面,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是宏观杠杆率企稳的关键所在。

宏观杠杆率是一国非金融部门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名义GDP是宏观杠杆率计算的分母,其增长快慢对杠杆率变化有重要影响。

2020年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一度明显放缓,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但是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经济发展韧性不断增强,这对稳杠杆作用突出。2021年我国名义GDP同比增长12.8%,比上年加快10.1个百分点,推动宏观杠杆率明显下降。

分季度看,2020年第二季度起,随着经济稳步回升,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边际趋缓直至转为下降,2020年前三个季度杠杆率增幅分别为14.1、7.4、4.1个百分点,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杠杆率分别下降1.4、2.1、2.2、0.7、2.7个百分点,连续五个季度下降。

另一方面,宏观政策有力、有度、有效,以可控的债务增量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一是政策有力。疫情冲击发生后,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响应及时有力,2020年共推出9万多亿元货币支持措施,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实体部门获得感明显增强。同时,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出台规模性纾困措施对冲疫情影响。2020年政府债券净融资 8.32万亿元,比上年多3.6万亿元。

总体来看,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得当,形成合力做好“六稳”、“六 保”工作,稳住经济大盘。

二是政策有度。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不搞“大水漫灌”,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2020年5月后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常态,2021年以来保持了前瞻性、连续性、稳定性,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继续为经济稳步恢复保驾护航。从两年平均看,2020年、2021年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9.5%和11.8%,同两年平均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

得益于此,我国非金融部门债务增长相对克制、可控,2021年总债务余额同比增长9.7%,增速

较上年末低2.7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比2009-2019年总债务增速平均值低7.3个百分点。

三是政策有效。货币政策始终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注重稳字当头,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注重用改革的方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持续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引导企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注重提高精准性、直达性,分层次、有梯度地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此外,近年来金融风险攻坚战遏制了脱实向虚、盲目扩张的势头,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服务增效提质。这些措施共同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有助于疫情以来我国以相对较少的新增债务支持经济较快恢复增长。

《报告》表示,预计随着经济进一步恢复发展、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李凯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精彩推送